會不會有那麼一天,讓我和自己再靠近一點。
讓得過且過的自己和完美主義的自己再靠近一點。
會不會有那麼一天,讓我和自己再靠近一點。
讓得過且過的自己和完美主義的自己再靠近一點。
“我很好”
“分手快樂”
“game over”
“為什么你都不問為什么?”
“我在談戀愛”
“不過已經過去了”
“我在玩火”
那個下午,你一如往常,斷斷續續地,有一搭沒一搭地把悶在心里頭的話給說出來。
那個下午,我一如往常,安靜地,聆聽著你的情緒。
“為什么說了那么多你都沒反應?”
我繼續望著窗外的雨滴,依然沒說上什么。
依稀記得記憶中的一張照片,我坐在地上無聲地哭泣著。面前擺著的,是一盤沒有對手的棋盤。
我想,從那時起,我開始忘了活潑,學會安靜。
認識某A后,我們總是花大把大把的時間相處。她一直是大家公認的演講冠軍。而我始終無法像她那樣,收放自如地述說著自己想表達的事情。
認識某B,短短一年的相處時間,她也始終沒能影響我她那活潑開朗的個性。
認識某C,在保持聯絡的那么多年當中,情況依然不變地總是她說我聽,我習慣性說的少她也習慣性聽的少。
認識某D,我以為我終于轉性了。事實并不然。某D只是一個很好的聆聽著,他總有辦法讓人可以安心地說話。
才發現,這些年來認識的人來來去去,為什么要好的那幾個都是很討喜也很擅長說話的人兒。而自己始終逃不開安靜的表面?
扯遠了。回到當下。回到對話。
面對著不擅長的話題。面對著不擅長的溝通。我只有轉過頭別開面對。然后回來部落格繼續把再一次的逃避給記錄下來。
這些天,持續累積著想說話的欲望,卻不曾完整記錄下來過。
“不過是說話嘛~ 還需要整理的嗎?” 如果你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。因為事實上,很多時候說出來的話未必經過整理,而往往好好排練過的對話卻未必正經浮出臺面過。不是嗎?
手機出走第一天。我三度心慌失措。
正如哪一個停電的夜晚。眼前只看見黑暗,以及黑夜中閃爍的星星。記憶中消失了很久的燦爛,一閃一閃。就像隔著熒幕觀看電影那樣,無論視線內的畫面是多么地美好,童話也不可能會出現在觸手可得的地帶。眼前的路依舊黑暗,伸手也一樣看不見五指。摸索在每天來來回回上上下下的路上,我試圖讓自己忘記,找不到人依靠的無助。
手機出走第五天,我給自己的手機傳了簡訊。
“嘿~ 你還好嗎?”
“恩~ 現在好了。工作如何了?”
“都做到七七八八了。”
“是嗎?愛死你了~ 有什么要吩咐?我買給你。”
“不必啦。。這是我的份內事,是應該。而且我也沒缺少什么。”
望著簡訊,我疑惑了一會。是慣性拒絕嗎?正如每一次的踏入書局,目的和結果總是無關痛癢地存在著。我既不能阻止自己去培養渴望,卻也不斷從容看待自己的相反行動。
我去書店。說要買林夕的一本書。
從書店踏出來,手上提著的是本名為dream case的圖文書。與林夕無關。
書店里沒有要找的那本書嗎?
有啊。
有是有。只是。。。
手機出走第八天,它終于找到路回來了。
這一次,臉部表情出賣了我的想法。
喲~ 我在想你了。所以我繼續把手機關上。
在那段分不清星期几的日子里,我把自己抛入浑浊的灰色地带内。任由漫无目标侵蚀着麻木的二一年华。也忘了从何时开始,我开始原地踏步,也乏力再去追赶那越飞越远的专注。
我把是非之门关上。也不去理会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的。也只有這樣才不會特意去在意什么昂或讓失落蔓延著。不得不失,不起不落,也是一種王道。
直到某天,下了個意料外的決定后,讓生活的情緒起了變化。就像蜻蜓點水一般,輕輕一點,讓湖面上的漣漪一波一波散化開來。曾經不在意的,也無意間觸動起來。
關于這篇文章,我想了又想。白天也想,晚上也想。卻始終想不出一個所以然,應該如何記一個人,特別是,那是我所不習慣的,記一個一直有在讀著這個部落格的人。
既然沒有結果,就由一些和姐姐的對話開始吧。
我:你記得那張照片嗎?櫻花樹下那張。跟你說,后來竟然有一個黑人跟我朋友說,要借他的女友來拍相。哈~真搞笑!
姐:那你朋友沒有將錯就錯叫你做他女友?
我:囧。。。
姐:一男一女這樣走在街上當然很容易讓人誤會呀
我:囧。。。
姐:你們沒有手牽手?
我:囧。。。
為什么姐的頻率和我差那么遠?為什么她想到的我都沒想到過?應該說,從來都是這樣吧~
我:哈哈哈~ 我朋友竟然誤會我的年齡~
姐:你朋友說,沒關系,我會等你長大的。
我:囧。。。
什么邏輯?除此之外,姐偶爾還是會自己說出一些無厘頭的話。
姐:你們在msn dating。
我:囧。。。
碰上這樣的姐,我嚴重無言以對。
其實,如果你問我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?我會答說:我不知道。
是因為才發現習慣了這個人的存在?可能。
還是因為人家的一句:我不在乎他?也可能。
恩。不是不在乎。只是表達地少而已。
比如,他不知道,當我想起他的時候,我就會開始提筆寫日記。
再比如,他不會知道,當我無聊的時候,我會打開他的部落格,把文章重溫一遍。
再比如。。。
好像沒有了。
原來真的沒想象中在乎。
那,看到這篇文章的你,會不會覺得傷心?
應該不會啦。。你那么多朋友。。我算得了什么。
最后的最后,聊得來的朋友本就不多。像你這樣的朋友更是可以擺進絕種那一類了。
真的。我不是在開玩笑。而是很認真的。
平時習慣開玩笑,也僅僅是習慣。偶爾是為了掩飾些許的尷尬。
另一個朋友還擔心我說:你不怕玩笑有一天會演變為傷害?
沒有人不會害怕。我也不例外。
當注意力被轉移后。
當中心點給撤離后。
有一天確實會被擱置的。
我不知道哪一天會是什么時候。
也許是明天。也可能明年。
但,被啟動了的發條,就該堅持下去。
如果還有明天,如果沒有明天。
去到無人之境,還想在乎什么?
一分鐘可以決定什么?
一星期可以完成什么?
如果沒有行動,那決定還算什么決定?
如果沒有感覺,那完成還算什么完成?